Dec 31, 2008

RM 97.12.31

今天是大家第二次分組報告的發表,由各小組自行選擇感興趣的量化研究法(調查、實驗研究、非反應式研究),進行比較分析後的報告。第一組是報告線上音樂(問卷調查法);第二組是報告資訊尋求(實驗法);第三組是教學策略(實驗法);第四組是資 尋求(問卷調查法);第五組是滿意度研究(問卷調查法)

感想:
這學期有很多分組報告的機會,可以看別人也看自己,雖然有時候要花很多時間在討論上,但還是看到很多人的優點,從中學到很多。

概念重點及各組報告優點摘錄:(以後在做量化研究分析要注意的地方)

 
概念重點:
1、假設的較佳表達方式:對立假設可用不成立成立,虛無假設用無法拒絕無法接受
2、如果研究前的ASSUMPTION受到挑戰,後面的顯著性有多高都沒有用
3、type I error (型I誤差) VS type II error (型II誤差):(以小偷的判絕為例)
3.1 type I error (型I誤差)在假設為真的情況下,(事實上假設是對的),你卻拒絕。
3.2 type II error (型II誤差):在假設為錯的情況下,(事實上假設是錯的),你卻接受。
3.3 type II error犯錯很嚴重,所以要避免type II error要有99%的信心水準,而避免Ttype I
error則為95%的信心水準
4、通常信心水準的要求:虛無假設在.01,對立假設則是.05

各組報告優點:(分析資料與研究結果的表達範例,可做以後參考,但還是要根據研究性質來選擇合適的方式)

多篇分析資料與研究結果的表達範例:

量化研究的數據範例圖表:重點在研究工具是如何測量如何分析如何驗證


各類型論文及其統計方式的差別:(可做以後參考)

Dec 29, 2008

LIS 97.12.22

今天邀請到本所姐妹校 Univ. of Wisconsin at Milwaukee的李鶴立(Hur-Li Lee)老 師來學校演講,演講主題有二個,第一個主題是「Information Structures & Academic User」;第二個主題是「Traditional Chinese Biblographic Classification」,最主要是說明整個研究的目的問題和發現。

第一個主題:
Cutter(1904)"The convenience of the user"

其實不管是什麼學習背景的人,都容易用自己的角度去想事情,所以有時候也不見得一定要分為圖資系跟非圖資系的一般使用者來看待網站還系統的設計,不過老師提到圖書館的meta search是的確很讓人看不懂,老師也提到因為以使用者角度為主,設計了大學的入口網站,分別以學生、教職員、校友及訪客的角色來設想,重新編排了學校的網 頁,不過有時候好像不是想像中的convenience,我選擇了學生的身份,但不見得就真的比較好找資訊,反而會照著學校的主要架構(行政單位、教學單位...)查詢,要真的找不到,就會利用學校網頁提供的search,看要找的東西到底放那邊?

第二個主題:
見微知著

這個主題我沒有太大的感覺,只是有一個很淺的發想,發現圖資系的人似乎都很會組織跟歸納,也許不是那麼百分百的準確,但真的似乎很多事情,被圖資系的人碰到了,第一個處理的動作就是把他給拆了,然後把它們分類分堆,但似乎忽視了就整體來觀看分析的訓練,必竟任何一件事都是一體多面的。

Dec 21, 2008

RM 97.12.17

今天課程進度是如何進行論文寫作,說明論文寫作的基本原則,以及請三位同學來分享文獻。維持一貫的方式大家先提已知及未知各三件,再由其他三位同學來跟大家分享論文寫作(大家都很謙虛)。

感想:
今天的講題偏向實際操作的原則,還有三位同學來分享論文的經歷,真的很可貴,因為這些都不是平常可以聽到問到的,還有簡報的呈現方式也是值得學習的地方。

摘錄:
▲論文寫作:(參考網址:http://www.sfedit.net/  十二步有效撰寫論文)
1、題目的選擇:可以先從自己有學術性的論文、研究報告開始閱讀
2、論文的結構:篇首、正文(主體、結論及展望)、參考文獻、附錄
3、標點符號。
4、論文的文體與形式:以系統語言陳述、充分利用圖表
5、研究論理。
6、文獻探討:好的文獻探討,是經由支持、解釋與闡明隱含在研究中的邏輯。

▲最深刻的同學提問:
每一篇相關文獻要熟讀到何種程度才列入參考書目的清單?
→APA格式規定,如果文中沒有引註,不應列入參考文獻

▲同學分享:
WINNIE:
題目:公共圖書館新移民女性服務手冊制定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分享申請國科會計畫的心路歷程。改寫的經驗(從88,388字濃縮成8,472字)
ERIC:
分享寫論文的整個經過:歷(大學的專題、沒有修過研究方法、自己寫讓老師看、甚麼是研究?)、難(寫前懶、換題目、邏輯與撰寫)、做(教授告訴我和沒告訴我的事、文獻探討不是家具型態、研究方法、研究概念圖、豆子謄稿機、質化分析軟體Nvivo)、趣(與人互動…、為什麼要跟你說?因為在研究!、甚麼是研究、研究貢獻)、問(怎樣才算抄襲?界定在哪?二次引用的問題?)。
KURT:
分享寫論文的SOP(很有KURT的風格),從數位典藏大方向拆解成小詞彙開始進行,並簡單介紹一些對於數位典藏的概念,及如何縮小範圍(共同及相異點)。每個人的問題都不一樣、80%reading及20%forture。

Dec 16, 2008

LIS 97.12.15

今天請到中國大陸前TOP的學校(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信息管理學系教授前來演講,演講的主題環繞在信息管理學系目前的現況及因應資訊社會所做的調整,讓科系符合趨勢也讓培養出來的學生有就業能力,最後則由小蝶老師來介紹師大圖資所做結束。

專業與產業
從簡報中了解每個學校除了強調自身學科的價值之外,也很注意現在與產業之間的關聯,讓學科的發展與大環境結合。不過在整個高等教育漸漸普及的現代,研究生不再像以往一樣就是專心做研究,更需像大學生一樣配合實作,保持與產業的鏈結。

教育養成人才
研究所是要養成什麼樣的人才?又圖資所是要養成什麼樣的人才?遙想以前大學的教育,老師希望我們成為很有組織很會找資料的人,而研究所呢?從一堆作業中學習,學習的不是那個作業的進行過程或完成結果,而是隱性的建構,建構面對問題的因應及盡可能全盤的思考面向,而不是耳朵能關多緊就多緊。

LIS該屬於什麼學院?
目前LIS在中國大陸屬於管理學院,而在台灣則有屬於以下學院的情形,文學院、教育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或電機學院,對於這個我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LIS的多元觸角,憂的是學科本身存在的定位、價值。也正是因為LIS沒有強大的理論做支持,危機感反而是我們現在所最需要的。

Dec 13, 2008

RM 97.12.10 Kuhlthau教授非正式座談會

今天是Kuhlthau教授來學校舉行一個非正式的座談會,在得知他是位女性的時候還滿驚訝的,因為他的名字念起來很像男性,一開始老師先講她的簡單背景及研究。

感想(感受):
老師今天有講他過去的背景及整個研究的起源,嗯!聽完覺得做研究很不容易,需要心思細膩永遠保持好奇及敏感度。

重點整理(認知):
簡單來說Kuhlthau教授的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ISP,是將資訊尋求行為的階段分為開始(initiation)、選擇(selection)、探索(exploration)、制式化(formulation)、收集(collection)、和呈現(presentation),在開始的階段,資訊尋求行為的工作在於確認資訊需求,及確認修正檢索主題;調查(investigate),即尋求一般主題的資訊;收集(collection),即收集主題相關資訊;完成(complete),即結束資訊檢索。

在這方面,Kuhlthau應用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以描述個人如何建構他們遇到的資訊,該理論之最基本的假設為使用者,因為資訊需求不確定性所引起的疑惑與挫折,隨著檢索過程的推展,使用者收集到愈來愈多相關資訊,使這些負面的感覺轉變為有信心、很滿意和有方向感等正面感覺。

資訊尋求行為其實有很多中,老師的ISP是以完成任務為研究情境,還真有股衝動想把所有的資訊尋求行為找出來。

LIS 97.12.08

本週邀請到交通大學的老師柯皓仁,為大家做專題演講「Semantic Web and Ontology)是什麼」。今天演講的重點主要放在基本介紹(XML、Ontology、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以及什麼是語意網。以前曾經因為工作關係,多少接觸到這一類的名詞,但因為不是自己當時的任務,所以就僅只是知道而已(名詞解釋就請路過的人自己google了,這邊就不多說了),今天很高興可以聽到老師幫我們大家做演講,講的淺顯易懂,但依然還是很容易睡著的一門課。(最後,小蝶老師舉例國外工程師幫忙國圖看書目的例子,哈!我比較有感覺,因為自家工程師也在幫各大學校校正MARC的情形。)

一個想像

HTML讓電腦瘋狂,XML讓電腦彼此間互相了解,如果有語意網,只要一次填好條件,背後的電腦就會自己去串資訊,幫大家處理各項需求,例如老師上課所說出國的例子從機票、飯店等等一次處理好。這個One-Stop Service很好,但背後實施還有些困難,除了現在語法亂糟糟以外,背後還有一些商業考量,有點像是解不完的結。

Dec 8, 2008

LIS 97.12.05

今天是去國圖簡報室聽演講(國圖外面沒有指標><,小迷路了一下),是由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及圖家圖書館舉辦的2008圖書資訊學獎助論文研討會,由優秀的得獎人發表研究論文,中間還穿插了一場美美老師的武巧傳授。其實發表論文需要很大的勇氣,東一把箭西一把刀...

我想我今天的心得,對我而言不是看每個講題的內容,提出自己的意見,畢竟那些領域都是我所陌生的。所以我把今天的重點放在我要從中學習到那些優點。

優點:
1、文獻探討的廣泛閱讀,讓背景文獻及相關文獻皆能完整。
2、多種研究方法交互使用,挖掘真相解答問題。
3、研究不只是研究,更需具有人性關懷。
4、研究問題富新意。
5、對名詞定義的講究。
6、不以因果推論之且需考慮中介因素。
7、論文改寫的功力。(可以從這先模仿起)

**備註
一、得獎論文計畫書發表暨討論
粘芸蓁,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Amazon.com圖書資料檢索結果中所呈現之書目連結關係》
王盈智,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網路資訊相關判斷研究》
張博雅,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從意義建構理論探討公共圖書館視障者服務:個案研究》
二、專題演講:主講人吳美美,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講題:如何學好研究方法
三、得獎論文發表暨討論
李銘薰,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電腦與數位3C專業虛擬社群知識分享之影響因素研究》
紀佩姍,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H-index應用於大學學術評估之探討:以台灣地區大學為例》
何怡臻,天主教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大學生圖書館焦慮之分析》

Dec 6, 2008

RM 97.12.03

本週進度是非反應式研究,這是開學至今惟一沒有被加課且進度掌握良好的進度,感覺上完課腦袋還是很清醒(趁著清醒於是小組即開始討論第二份作業)不過老師提醒同學學習日誌老師都會依照週別來看,因為雖說開學十一週,但我只有九篇,Eric問起了為什麼(因為第一週相見歡及第十一週出遊我都沒有寫),想想還是趕緊趁下課時跟老師說一下。

感想(感受):
今天上課介紹了非反應式研究有內容分析、現有統計資料/次級調查資料(包含現在很熱的書目計量學),第一次小組作業時,我們小組就針對內容分析討論了很久,因為它真的就如同老師所說的同時含有質化及量化,我想研究法從量化到質化,只有一句話「沒有完美的研究方法,只有適合的研究方法」

重點整理(認知):
1、非反應研究是一種非干擾性的測量,研究過程不會與受試者進行互動,也不會干擾到被研究者。像是內容分析法、次級資料調查等
2、內容分析法是一種蒐集資料以及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適合用在需涉及大量文本的問題、與要研究的對象時空距離過於遙遠或者是揭露文本中以一般觀察很難看的訊息。(看到這個方法,不知為何讓我想到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特曾說:「要讀者誕生先讓作者死亡」的話)
3、內容分析法的編碼
→顯性編碼:針對文本中可見的、表面的內容加以編碼,例如計算一個字詞在文本中出現了幾次。
→隱性編碼:又稱為語義學分析,尋找本文中隱藏的、暗示的意涵。
4、內容分析法的限制:內容分析描述了文本中有什麼,但無法揭露文本創造人的意圖,或是對接收者的影響。
5、次級資料調查:次級資料是指其它私人、機關或團體所搜集整理後的資料(或稱現成資料、間接資料),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
6、次級資料研究的限制:
→研究者需求與統計資料有所差異:分析單位不同、變相屬性類別不同。
→效度:定義不同、無法蒐集到原始資料(官方數據不完全正確、隱藏某些不確定因素)、並未控制資料蒐集的方式。
→信度:時代的轉變、相對等的信度、表面信度、各國統計標準不同、國際蒐集資料引起爭議。
→資料遺失:統計資料遺失、根本沒做統計。
7、非反應式資料的推論及倫理的考量

練習題(行動):小組自行選擇感興趣的量化研究法(調查、實驗研究、非反應式研究),進行比較分析。

RM POSTER 97.12.01(GROUP INVESTIGATION1)

※會議記錄
第一次(11/3)星期一16:00
在第一次與Dr. Foster的討論中,我們告知Dr. Foster我們的研究題目、資料搜尋方式、及資料來源和類型。經過討論後,我們修正了研究題目的研究範圍,以及界定了資料蒐集的來源和類型。
第二次(11/24)星期一15:00
在第二次討論中,我們將我們的研究限制、研究過程、以及研究發現與Dr. Foster討論,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對研究發現做更多的比較及分析,以不同的圓餅圖來表達研究結果。
第三次(11/27)星期四13:00
在最後一次的討論中,我們做出兩種海報的樣式與Dr. Foster進行討論,教授建議我們在海報的內容中可加上研究方法的相關範例、小組分工、以及將研究限制的標題換成檢索策略。

※心得
我們主要的工作,是關於質化與量化文章的辨別,所以在整個過程的一開始時,在文章的辨認上我們感到很無力,尤其是遇到有些不會特別指出研究方法的期刊文章時,更感到沮喪,深深覺得自己的認知還不夠,無法判斷,但藉由許多所上老師的幫助和小組之間的腦力激盪後,閱讀的速度慢慢加快,且更能斬釘截鐵的辨認出該文章的研究方法。

在這過程之中,我們因為看了大量的文獻,而對研究名詞的界定、研究方法的判別、研究過程的嚴謹程度,都有了不少的認識。經由與Dr. Foster 一同研討,教授一步步引導我們從topic的修正,到topic investigation要找到什麼樣的資訊,決定要到何處尋找資料,這樣Step by step的討論,對於在做一個研究上有很大的助益,同時,Dr. Foster能夠適時指出一些我們所忽略的關鍵問題,讓我們豁然開朗,並進行下一步的調查。雖然說實在的,還沒辦法實際運用這些研究方法,但「認識」總是使用的第一步。這個收穫能成為我往後研究的重要基礎知識。

最後再次感謝Foster 教授與美美教授的悉心指導。






Nov 29, 2008

LIS 97.11.24

看著老師開學前印的課程大綱,原本以為是邀請Foster老師為大家做專題演講,喔喔!一看投影片直覺反應就是....是不是調課了 XD。Foster老師以自身的研究告訴我們何謂文獻探討、其基本架構及老師本身的研究,而下半場是在討論出遊及譯碼的部份。

文獻閱讀的方法

在聽完老師分享的文獻探討後,有一個相當適合新手的我們進行學習,就是做表格來對已閱讀的文獻做比較,像是"topic、purpose、findings、discussion等,並記錄所有閱讀過文獻的重點,以及做mini summary,類似小筆記方便之後組織及整理。我對這個部份感觸最深,因為常常在看paper的過程中,都只記得大意,而透這個方式可以帶給自己很大的幫助,尤其在找出關聯性的部份。

Nov 23, 2008

RM 97.11.19

本週進度是調查研究法,課前老師發了一個空白卷讓我們評鑑一個數位學習教材,除了一邊觀察別人如何做數位教材之外,也藉由這個方式先對調查研究法做個暖身。

感想(感受):
今天上的課是大家最常見,也是最普遍被使用的研究方法「調查研究」,我想大家即使不參與設計問卷,也幫很多人填過問卷(先不計較問卷好壞),相較於先前的研究方法,不管是質化亦或實驗研究都更加平易近人,雖然還沒有到討論量化資料分析的階段,但至少在學習設計問卷上以及需避免所犯的錯誤有了一定的認識,剛好實作上要設計圖書館讀者分析的問卷,再加上常聽到媒體提到多少個信心水準跟正負差多少,就私下跟joyce請教了老師關於信心指數及標準差的概念,解開疑惑的感覺真好。

沒有任何一個研究法是完美的,有時候是個兩面刃,應該要有很多方法來驗證。

重點整理(認知):
1.調查研究問題的適切性:
(1)可以用變項來測量的研究
(2)藉由調查可蒐集到調查對象的資訊(態度、喜好等)
(3)有關於信仰或行為的自陳報告
2.調查研究的步驟:形成假設理論→進行步驟設計→決定取樣方法→實際進行→整理及分析資料→撰寫
3.撰寫問卷問題的重要原則
(1)避免用術語、俚語或縮寫
(2)避免語意模糊、混淆
(3)避免情緒性字眼和聲望的偏誤
(4)避免模稜兩可的問題
(5)避免引導式問句
(6)避免問受訪者能力所無法回答的問題
(7)避免錯誤的前提
(8)避免問未來的意圖
(9)避免雙重否定
(10)避免重複或偏重某種答案類別
4.問卷問題的呈現方式:
(1)簡單式─最普遍的問卷格式,要求受訪者在一系列答案裡挑選一個
(2)列聯式─通常有一系列相銜接的問題,視受訪者的答案而定(答「是」,請跳答第5題)
(3)矩陣式─有很多強度不同的選項(非常不滿意、不滿意、普通、滿意、非常滿意)
5.問卷實施方法:(應視研究主題互相搭配,不應單單使用一種方法。)
(1)郵寄與受訪者自行填答
(2)電訪
(3)面對面訪談
(4)特殊情境(焦點團體法)

練習題(行動):課堂練習修改問卷設計

LIS 97.11.17

本週邀請到世新大學資傳所老師阮明淑,為大家做專題演講「資訊組織(知識組織)是什麼」。今天演講的重點主要放在概念的建立及其老師的相關經驗。

從資訊組織到知識組織

人無時不刻地在組織所有傳送來的資訊,分類、貼標籤、濃縮、剔除,沒有經過這樣的過程,很難將所接收來的資訊納為己有轉而變成知識,且多半是主觀的。然而我更好奇的不是組織資訊或知識的部份,而是不同的人遇到相同的資訊會如何處理的差異點,因為這樣的差異點的背後其實有它的一個故事,像是老師有提到的俗民分類,以及在很久之前自然語言似乎都跟組織所獲得的資訊有關。

工具的運用

我認為組織的工具是相當重要,有時候我們覺得資訊只在眼前飄動,並未被組織,有一半可能是睡眠不足,另一半的可能是工具運用錯誤或不當,像美美老師在開學前就有推薦一個Freemind的軟體,可以快速幫同學將筆記的地圖建立並組織起來,就是在組織知識很好的入門

角色的轉變

老師引用了一位學者Birger Hjorland於2008所提出來對知識組織的定義,其中老師有說提到現今圖書館專業人員多半傾向於新科技與新標準,而忘記或忽略原本的角色的意義及任務。每次看到或聽到這樣的訊息,我都會覺得那似乎有些許無奈在裡頭,有時候我們自己都知道那個是最重要,最需被進行,卻因為某些因素,只能默默地看著它或只能使上轉一隻手指頭的力氣。

PS己經很久沒看過老師了,老師依然相當熱情,真是懷念。

Nov 14, 2008

RM 97.11.12

本週的進度是實驗研究法,由美美老師來幫大家上課,也是大家第一次上量化研究法的課,暌別已久的中文回來了。XD

感想(感受):
今天一上課老師就提醒大家作筆記的方法,也再次幫我們複習質化與量化的不同,惟持老師上課的一慣作風,給同學們先做個課前緩身,最後才進入正式的主題,研究法課這樣一路上下來,最大的感觸大概就是practice, practice and practice。每堂課老師都用練習來讓大家了解研究法到底是什麼,也惟有此才能真正學習到。

重點整理(認知):
適合實驗法的研究:藉由可操控變項,而得知是不是可以改變情形的研究
實驗設計的構成:處理或自變項、依變項、預試、後測、實驗組、控制組、隨機分派。其中處遇是可以改變的條件,自變項不能改變
將上課的練習題,用實驗研究架構的方式呈現,如下圖:(不曉得對不對)

圖:實驗研究


練習題(行動):閱讀ISP model,將概念轉化為變項、畫成實驗設計架構圖、列出各變項的資料來源、寫出研究假設

LIS 97.11.10

本週邀請到中興大學圖資所老師蘇小鳳,為大家做專題演講「探索讀者的隱私與隱思-RFID資訊隱私與讀者訴願」,這個研究老師還未公開發表,就能搶先看,真的是很幸運,在蘇小鳳老師的手中,這個研究居然活靈活現的起來,而且研究的結果真的很有趣。

新科技的逆襲

我對RFID的認知,停留在悠遊卡及圖書盤點的運用上,而跟自己切身相關的悠遊卡,我其實從來沒有去細想,到底有多少資料被儲存在裡頭,頂多就儲值金額跟搭乘記錄,所以如果我是受訪對象,大概會是在被問的那個時候,才會開始想裡頭到底儲存什麼資料,不過不致於會到焦慮的程度。可能我對這方面的敏感度不高吧,但難保有一天它不會如同機械公敵一般。

我想我應該是少數不喜歡多卡合一的人吧,我傾向於卡片越單純越好,

監控vs隱私

的確!當你拿著悠遊卡,你就開始被監控,當天的行跡被很清楚的記錄下來很像是傅柯所說的圓型監獄,人們住在圓型的監獄裡,被圓中心的獄卒所監視。所有的資訊都有被攤在陽光下的可能。(不過悠遊卡是不記名啦)
另外演講中小鳳老師有提到:幾乎每個人都覺得他很重視隱私權,可是被儲存那些資訊、臨界點在那裡以及新科技記錄資料可能會危害到自身權益的部份,卻不是那麼清楚,我想很有可能是認知上及教育上的不足。

訴願

我對我自己訴願的經驗,沒有什麼清楚的記憶,可能自己本身是服務業,被人訴願的機率比較高吧!哈!我從來沒有對館員訴願過(那時聽見小鳳老師訴說的那些經驗,其實我很震驚,因為這樣的處理方式,顯現那位人士的教育訓練要再加強)。不過我常打客服電話詢問問題,當電話被轉來轉去,我要一直重覆我的問題以及客服沒有解決我的問題,以及在我表明他說的解決方式我已經試過,還一直重覆制式的回答,那麼我就會不開心。

Nov 7, 2008

LIS 97.11.05

本週邀請到政治大學圖檔所陳志銘老師,為大家做專題演講「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模式研究」,除了對數位學習做一個基本介紹之外,在演講中也為大家帶來「木柵高工」「政大附中」及「師大圖書館」的實際案例。

典藏物的授權問題

其實今天一看見這個專題演講題目,我馬上就想到有關於數位典藏物的授權問題,之前有要幫A機構做數位學習的案子,瞧見A機構的數位典藏做的還不錯,有很多數位典藏物都可用做數位學習的素材,很開心地跟A機構提起,當然A機構也詢問了幫他們的廠商,不過得到的回覆是雖然A機構出經費將數位典藏做起來,但著作權不在他們。之後我們的解決辦法是如遇特殊符號或圖騰由美編重繪,如為現實照片的話,則個別與攝影家談授權,諸如:一張多少錢、只能用於網路使用等等限制。

不曉得這樣的情形,在數位典藏中算是少數還算普遍?

人性、趣味性、教育的遊戲規則

在聽完陳老師的演講,覺得數位學習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尤其是情境感知的部份,然而為什麼沒有很普及?是人性使然嗎?是台灣教育的方式造成?或又真的可以帶進偏鄉地區,普及並降低學習落差嗎?他們的接受度會比一般都市高嗎?我想終究還是需要一個孔子不遺餘力地推動吧!

另外現在的數位學習大都是很單向的,做了個flash教材就當一門課,就算做的有多互動,甚至老師也「可能」參與線上討論,整個型式感覺一點都不活,真的很不吸引人。

當然企業為什麼數位學習會成功,就像老師所說的就企業而言降低教育訓練成本,就員工而言領人家飯吃當然也得配合,但是不是真的有成效?多久才吸收完成?還有待觀察。(還記得之前流感很「盛行」,公司要大家上網學習流感新知後線上測驗,雖說要考一百分才算完成,但天曉得我那一百分是怎麼考的)

學校的BlackBoard,說實在話要不是老師把講義放在上面,要不我想我可能還不知道那個地方吧!

RM 97.11.03

上星期在圖書館中觀察讀者的行為,還好當時人不多,所以在記錄上沒有過於忙碌,但經常還要洋裝只是「路過」來近距離看他們到底在做什麼,有時候坐坐他們後面的方向,有時候坐坐他們前面的方向,不曉得他們有沒有注意到我。

本週原本要上歷史比較法,但先前進度整整落後一週的課程,所以老師先為大家說明相較之下更為重要的部份「質化資料分析」。說明質化量化的相似與相異性,並用課堂上的小練習,讓我們看看質化研究的冰山一角。

感想:
我認為今天上課最讓我覺得質化世界好大的是課堂上的練習,Open coding→Axial coding→Selective coding的部份!雖然以前都會看類似像文本分析的書,也看過別人用民族誌研究新聞室場域的文章,但從來沒想到它的背後居然這麼偉大(我找不出任何形容詞,來說明心中的感受,偉大可能算是較貼近的了)看似沒有意義不規則的資料中,給予分類和編碼,真的需要很細膩。

重點整理:
1、量化與質化的相似之處
(1)推論Inferential:意義推論,提供或解釋所觀察到的data意義
(2)公開的方法或過程Public method/process:
(3)以資料分析比較為中心Comparison is central
(4)避免錯誤、有問題的結論及誤導的推論Strive to avoid errors,false conclusions,misleading inferences
2、量化與質化的相異之處
(1)前者標準化;後者較不標準化
(2)前者根據收集完的資料做分析;後者收集資料即分析資料
(3)前者推論;後者歸納
(4)前者使用統計分析;後者不使用統計分析
3、質化資料分析步驟:質化資料概念化後進行開放式編碼(分析文本本身)→主軸式編碼(分析第一次的編碼,將其category)→選擇性選碼(選擇性的檢視能反映主題的個案,並在大多數或所有資料完成編碼後進行比較或對照)
4、分析策略分為
(1)理想型ideal type
(2)連續的近似值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3)舉例法illustrative method
(4)範疇分析domain analysis
(5)分析比較analytic comparison
(6)敘述分析narrative analysis
(7)負案例分析negative case method:(假設資料對應不上理論說明,需重新進行)

練習題:除了將task3完成之外,我們小組也針對上次的主題開始找資料,大家合力找出許多資料,現在也正合力把那些資料消化掉。XD

Oct 30, 2008

RM 97.10.29

今天大家很快地將作業紙本繳給老師,讓Dr.Foster可以準時上課,本週上課的重點是說明實地研究法及選出五個主題讓同學進行分組作業,老師上課的內容真的很充實,四小時只能算勉強上完,所以把握最後的時間趕緊分組,雖然老師很想看見大家討論的情形,但是怕課上不完,所以就請同學將討論時間跟老師說,老師再陪同出席,沒辦法陪同的小組再錄音錄影。

感想:
今天上實地研究,一開始老師就告訴我們,質化研究的觀察重點和量化研究最大的不同,在於質化研究觀察自然情境;量化研究觀察設計的/控制的現象。質化研究講求意義解讀,剛好那時有同學提問:「質化研究是先觀察,再提出研究問題嗎??」那時我就不加思索地說「我覺得質化研究也是先提出研究問題再去觀察,只是在觀察的當中不要注入過多的外在因素,一切都是在很自然的狀況下產生」(心中os:我要知道醫病關係,所以才進入醫院的場域觀察,醫病關係不就是我的研究問題嗎?)

美美老師以阿亮論文為例,並解釋「想了解的那不是研究問題,而是觀察後提出的疑問才是研究問題」,這是我的第一顆質化炸彈。隨著課堂中Dr.Foster持續講授,質化研究也似乎一層層撥開面紗。(不過說實在的,比先前的課程容易理解,可能是有例子而且也比較貼近我們吧!)

分享:
老師課堂上有提到葉老師進入場域的經驗。在這邊也跟大家分享,我進入原住民朋友圈的經驗。於公於私我認識很多原住民朋友(有超過10個吧,且分屬不同族),剛開始認識時,彼此間都維持著一個禮貌的距離,後來常常交談發現我其實無害而且還有益,就開始接納我。雖然剛開始我是個別認識一兩位,但當其中一位帶我進入他的朋友圈時,其他原住民朋友就很快地接納我。他們相當好客,那陣子我講話的口音也不知不覺中像起原住民。(不過在這邊要告訴大家,原住民不會覺得你學他們講話,或講話像他們,就接納你喔!)

重點概要:
1、質化/量化:質化研究的觀察重點和量化研究最大的不同,在於質化研究觀察自然情境;量化研究觀察設計的/控制的現象。質化研究講求意義解讀,在自然情境中觀察(observation)和推論(infernces),觀察具體事實,研究者進一步從觀察產生推論,再進一步由訪談來證實研究者的推論。

2、霍桑效應:是說當人們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的傾向。
(進入場域,讓場域的人們習慣研究者的存在,或不要對單一對象過於關注,應該可以避免這樣的效應)

3、進場/出場:進入和離開場域,要慎選時機,而且要注意自己不要被同化。老師上課中很強調的一環,還舉了一個研究上班小姐的例子,真的是為研究很攜牲,但我不禁想要問那些不知情把她當麻吉的被研究上班小姐,發現實情會如何做想。(東海社研所 十二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

4、筆記:田野筆記有分jotting notes(隨筆,為避免觀察者感覺不舒服,可隨手記下多為一簡短的詞)、direct observation(直接觀察,離開實地後所寫下的筆記,為一詳細的描述)、inference(推論,重讀直接觀察的筆記時找出的多種意義)、analytic(分析,分析推論的原因)、personal journal(個人筆記,抒發個人情感或個人反應)

練習題:
1、圖書館民族誌
2、團體討論/記錄團體討論中個人反應

ps.Dr.Foster的課堂作業相較於其他老師算是多的,但甘之如飴,有練習才有收穫^^

LIS 97.10.24

本週邀請蔡明月老師做有關於資訊計量學的講授,由於大部份的同學都是第一次接觸資訊計量學,所以老師花了一些時間為大家說明相關名詞及遞嬗,最後才進入學術引文的簡報。

數據的愛恨情愁
學術生產力、引用率、期刊影響指數在近年一直是很HOT的議題,當別人問起你的研究能力如何?這個往往就是最好的證明,醫師、教授升等都需要依賴它,但人們熱愛數據卻也痛恨數據,數據的計算及收錄的標準等背後都隱藏著計多力量在互相拉扯。

學門的焦慮
雖然老師是針對資訊計量學來做演講,但除了知道資訊計量學是在做什麼的之外,我從老師身上卻有感受到老師對於學門的一種焦慮,

書目計量學bibliometrics (重要概念:布萊德福定律、洛卡定律、齊夫;類別:描述型與行為型書目計量學)
引用、被引用、自我引用,數據的解讀、計算的原則標準其實都是環環相扣,這個真的很不簡單,要如何做到最合乎真實、公平呢?

ps.看著一本厚厚的論文,這個研究方法是我很陌生的一個領域,雖然對於這一類的研究方法早有耳聞,但翻開論文看見公式的部份,就還是依照本能,自然地跳過,也許是離數學很久了吧!不過我想那應該是挺有趣的。

Oct 22, 2008

RM 97.10.22

本週課程前半段重點是延續上週命題與假設的練習題,以Yeh,2007的文章,自行設定命題及假設,由Dr.Foster解釋一兩個同學習的練習題後,將上週未說明完的理論及分析的層次繼續說明完畢。(已經連續三個星期上Dr.Foster的課,但有時候在上課中還是會恍神)

感想:
命題及假說雖然就解釋來說都可以理解,但要真的自己寫起來還真的不簡單,不過由於大家在一開始上傳作業花了不少時間(下次應該要由一組中的一個人收集該組同學的,然後再上傳),所以Dr.Foster先以二份同學的作業為範例來講解,包含了概念的範圍和數量、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要清楚且明確,命題與假設要有一致性等,原先的一些困惑也得到解答。但還是想說把作業貼上來,請大家協助給予指正喔,謝謝!

已經連續三個星期上Dr.Foster的課,有時候在上課中還是會恍惚,但還是很喜歡Dr.Foster的教授方式,而且跟室友一同討論起研方課的時候,發現別人家的老師都是教研究的方法,而我們的研方則是訓練我們從一開始的命題假設來打好基礎。

ps.因為Yami是母系社會,所以才會第一個proposition

Oct 19, 2008

RM 97.10.15

本週課程前半段重點是延續上週文獻檢閱的部份,評估Yeh,2007,個人給予分數後,與同學特論,最後由Dr.Foster說明他的看法,後半堂則在說明理論的定義以及理論的相關詞彙,例如概念(concepts)、假定(assumptions)、關聯(relationships)等。

感想:
本週感覺到Dr.Foster有刻意地放慢說話的速度,但還是必須要很專注地把耳朵拉大來聽(英文真的要再加強 =.=")。這二週的上課方式,都是老師出作業,回家自己作答,然後課堂上同學討論,再由老師提出個人看法,很喜歡這樣的方式,因為藉由意見交流,可以得知不同的想法,很有收獲。

不過現在可能要先學習的是,了解並可分辨中文學術文獻跟西文學術文獻的差異點,又論文跟期刊的不同,以及有些在認知上覺得重要,而老師們覺得還好,甚至有比其更重要,更需注意的地方。

觀念整理:
理論(theory):將世界的現象用簡單的陳述將其概念化。
假定(assumptions):立基於我們心中已經相信的理念,來描述事件。
命題(Proposition):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關係的陳述。
假設(Hypothesis):為了解釋一些我們預先想要知道,但還未被實際證據證實過的事件,進而陳述可被驗証或評估之。

練習題:
針對Yeh,2007,給予Proposition及Hypothesis,於下次上課討論。

Ps.在寫此篇的同時,正巧阿猴告訴大家,以後有Dr.Foster都一點半開始上課,很酷!因為我多賺了半小時的學分費。另外上週練習題個人評分如下,跟大家分享,原因就不寫囉!因為Dr.Foster上課都有解釋和釐清。 Title(3);Abstract(4);Introduction(4);Literature review(3);Method(3);Results(4);Conclusion(3) 。

LIS 97.10.13

本週邀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的Prof. Peter Warning,演講題目是Information Policy(資訊政策),主要是說明資訊政策的發展、目的及相關議題。教授講了很多目前的狀況及曾經發生過的事實,在這邊我羅列最有感覺的三點。

Censorship是必要之惡

課堂中教授提到許多關於資訊政策的議題,其中對Censorship最有感覺,因為它無時無刻不存在,從報紙的報導由報社訂定報導的順序、電影的取材拍攝到放映,也需通過審查,各國有各國的政策,甚至是為解決人類資訊保存及近用而存在的圖書館,也是有一定的收錄原則,這也許有某種程度的剝奪人們知的權利,然而為了避免製造不必要驚恐,我得承認它是必要的。

是誰?訂定標準

既然Censorship是必要的,那麼訂定標準的人是誰?標準為何?一個政策的制定是很不容易的,除了要公正、合乎時宜、要顧及該政策與其他政策之間的關係之外,我認為又更重要的一點是,是否會影響人類的知識、資訊發展。

不要侵犯我的隱私權

課堂中老師有提到,美國政府要求圖書館需將每日的讀者借閱記錄,提供給美國政府,造成圖書館很大的反彈。任何一個資訊政策,在不發生立即且明顯的危害之前提下,都不能侵犯到人民的隱私權。假想生活中發生電信業者需提供政府每位人民的通聯記錄及內容,以找出可能、即將成為或隱性潛在的犯罪者,我想那會是一件.........的事(找不到形容詞來形容了)。

ps.其實我想問1997年前的香港、回歸後的資訊政策之改變,以及假想一國兩治五十年後的會有何不同的發展?雖說學術是沒什麼不可以談的,但還是有些顧慮,看來如果真要問就要寫e-mail了。(>.< )

Oct 9, 2008

RM 97.10.08

本週重點在文獻檢閱,告訴我們為什麼要文獻檢閱,什麼是文獻檢閱、那裡可以找到文獻,以及如何評估文獻(包括標題、摘要、文獻探討、結論等),今天的學習日誌先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先寫上課感想,第二部份是將課堂中答錯的地方重新整理記錄,第三部份再寫今天的練習題。

感想:
這是第一次與Dr.Foster做接觸,前面的自我介紹還OK,但進入課程後則要用力地豎起耳朵一個個字聽,才勉強捉到幾個關鍵字(雖然有錄音檔可以反覆聽N遍)。看著下星期的授課重點是第三章的理論與研究,其實有些擔心這部份會更難聽懂,因為這個章節有些地方還滿社會學的。

觀念整理:
在這裡先把歸納跟演譯用文字及圖像整理一下,好加強加深記憶,雖然明白他們的不同,演譯是由理論出發,歸納是由觀察出發。演繹法或歸納法是思想的運用,而非科學方法,科學方法才是涉及實際運用及操作。

演譯deductive:由抽象的法則推衍出具體現象的陳述之方法
歸納inductive:將具體的個別現象綜合為抽象法則之方法



練習題:
1、參考簡報Where do we find the LIS literature此頁的內容,將圖資學的學術資源列一個清單

這份清單還在不停地編修~~~未完待續!

2、有系統的進行文獻檢索?請你回溯紀錄一次你自己的經驗

遙想大學的報告,我的檢索步驟是

step 1:先至收錄較多社會科學文獻的資料庫中,查詢自己感興趣之主題
step 2:再瀏覽自己感興趣之文獻,記住其可能關鍵字,重新查詢以縮小範圍
step 3:由於資料庫會將不同類型的文獻分類,故我可以先挑選較具參考價值的文獻,進行瀏覽
step 4:如此反覆2~3後,選出主要文獻進行閱讀。

3、評估Yeh,2007,並給予分數,課堂中討論

LIS 97.10.08

本週同樣是邀請本所姐妹校 Univ. of Wisconsin at Milwaukee 穆祥明教授做專題演講,演講題目是Practical Issu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forming Infrastructure Design(知識管理知會基礎架構之設計實務),這次主題著重在實際發生案例及運用知識管理於GE的例子,不同於上週,本週則著重在對於不同企業面臨的問題和需求,又知識如何有效地被管理的實務分享。

在這邊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我曾經接觸一間很專案管理導向的公司,樣樣事情都以專案方式管理,除了精打細算工項人月外,也要求員工每天寫工作日誌,不光是寫下完成項目、上傳文件檔案之外,也需要將過程寫下來,以做為日後類似工作的參考。雖然那個系統就我看來只是個data storage system.不過因為一些考量,所以沒有提供任何建議給他們,所以最後一個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在這就無法與大家分享。

這家公司的知識管理問題,我想大概除了出在系統面(像倉庫的data storage system、indexing技術不純熟),也包含沒有專業開發人士,主事者認為知識管理系統的開發不能耗費太多人月,當然在推行起來,員工也只是很流水帳的寫著今天完成什麼事,鮮少將過程記錄下來,畢竟要清楚記錄過程是需要花個半小時到一小時不等地工時。

不過滿有趣的一件事來了,老闆認為員工會如此寫流水帳的關係,有一部份是這系統的不健全所造成的。(也許是因為他認為,他已經對於工作記錄寫的好之同事給予小獎勵,大家應該起而效尤才對)

知識管理對企業很重要,不管是大小企業都有這個認知,只是有可能礙於現階段有更重要的目標,而將priority往後,因為隨著人員流動,有很多know how都隨著人員流動而流失,不僅是研發、業務、行政的經驗,也包含企業的人脈,都將隨著人員流動而必須重新花力氣,以再搭起橋樑,也許人脈還是要靠博感情,但知識經驗是一定要保存管理的,也可以做為日後危機處理的相關應變措失。也許大家有一天當上了管理者,對這部份一定會更有感觸。(小蝶老師也在課堂上分享了一個鴻海的故事,也是相當有趣,想到這策略的人腦袋真的轉很快。)

Oct 3, 2008

RM 97.10.01

上週介紹完概念,本週上課的重點(Ch6~8)則是在研究設計,從量化與質化的選擇、概念化操作化、測量工具、分析單位、抽樣及信度和效度的部份,這些都是之後進行研究時,所必需考慮的重點,也深深覺得要做出尚屬客觀公正的研究真的是很不簡單。

這次的閱讀範圍的名詞相當多,有些抽樣的概念及方式也很相近,雖然同學解釋的相當清楚,課本也都註記了,但還是覺得自己有必要將隨機抽樣的部份,用自己的話再寫一次,總覺得這個部份特別難記,寫下來日後需要用到的時候,會回想的特別快速且容易。

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 Simple Random:最單純且易了解的方式,可使用於同質性,個體差異不大的母群體,利用亂數表予以選取直到樣本數足夠為止。
系統抽樣 Systematic Sampling:計算抽樣間距,每隔若干個即抽一個樣本,但需注意單位次序不能和抽樣間隔一致。
分層抽樣 Stratified Sampling:將母體分成幾個次母體,次母體與次母體之間須有顯著的互斥性,比例也必須一致,如無法一致則必須加以權衡。
類聚抽樣 Cluster Sampling:適用於人數眾多,各個體間複雜且異質性高的母群體,不同於分層抽樣的地方在於其次母體與次母體間皆為平均複雜。

感想:今天有兩個地方特別有印象。
第一個是同學的「懂」與「不懂」分類法,真的讓我很驚奇,因為常常一看到一堆詞彙,就會很本能地在心中想到很多大類,然後開始把詞彙扔進自己認為的類別裡,但這件事將在之後時時提醒我,要先從根本面做起。
第二個是本週臨時分組的討論,滿有趣的。有些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概念,在討論的過程中及同學的報告中,都能得到回饋,遠比自己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字」來的有效。

大哉問:教科書的測量、抽樣、信效度其實是還滿具理想性的,但當實際研究後,不曉得會有多少的比例,是必須去妥協或用互補方法來強化研究的信效度。

LIS 97.10.01

本週邀請到本所姐妹校 Univ. of Wisconsin at Milwaukee 穆祥明教授來訪,演講的主題是Bibliographic Latent Semantic Indexing: No Blames On Users(書目隱性語義索引:使用者無錯),說明除了單純關鍵字比對之外的檢索方式及目前實作的情形(雖然我完全不懂SVD在算什麼)。

人沒有資訊不能活

不知道為什麼在寫這篇心得的時候,我的腦中突然浮現一句大學老師的一句話:「人沒有資訊不能活。」那時還是小大一,聽了沒什麼感覺。但後來發現真的是天天都在處理資訊的問題,對我們更是家常便飯,在這也呼應於第一堂課我們是為解決資訊問題而存在。

是誰在做這件事

隱性語義索引 (LSI:Latent Semantic Indexing)可用來彌補單純關鍵字比對的缺失,將文獻與文獻之間隱含的關係、潛在的「特徵」關聯起來,並解決一詞多義或一義多詞的問題。這使得原本不會從關鍵字查尋得到的資料,得以被發掘,可用來補強現今關鍵字查詢的不足。

在這邊我比較在意的是,是誰去做這件事,找出那些關係跟特徵以及促使我最先看到什麼資訊的人,本身之專業知識是否足夠判斷這件事。就像圖書館選擇買什麼書讀者就看什麼一樣,圖書館用什麼分類讀者就記什麼類號,那些類號對大部份的讀者而言是沒有意義(它只是被放在一個叫494的架子上,然後再記類似的書都放在494的附近),當然也有一些耳聰目明的讀者會很直接地來告訴你「你分錯了!」然而LSI又比類號的判別更需要專業性。

我是為你好

以80/20來說,80%不知道自己要找什麼資料的人,20%有足夠的判斷力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80%非圖資背景的人,反之20%圖資背景,其中5%是又會找資料的人。簡言之,很多網路服務其實都不是為那20%的人而設計。(但矛盾的是有些地方又像是為那20%的人而量身打造,常常上演我是為你好,你為什麼不要呢的戲碼)

後記:其實一直想要避免自己寫出鬼打牆的心得,但學習的還不夠,所以先盡力地記錄觀察囉。

Sep 25, 2008

RM 97.09.24

我很喜歡這本書一開始導論的兩個地方,第一個是Peter Berger所說「社會學家這種人關心的是用一種受過訓練的方式,瞭解社會。這種學科的本質是科學的。這就是說,社會家在社會現象中發現的,他所說的社會現象是在某種確定的、界定相當嚴格的參考架構中進行的。」第二個是Mills的社會學的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這兩句話完全呼應了美美老師第一堂課所說的三要素。這兩句話,我想是對於研方很好的一個啟蒙。

一拿到書我就先看目錄,那是能跳過長篇大論,快速的知道這本書在寫什麼的方法,再對照老師的教授大綱,了解可能的一個學習過程。這一、二、四章節最主要是說明概念,對於研究程序、研究目的取向及其研究法背後的思維,做了個簡短的介紹,其中牽涉到許多社會學的重要概念,不懂的名詞很多找答案的時間更多XD。

建議:如果可以想要來玩個小遊戲,找三個研究案例然後全班一起挑毛病

大哉問:社會科學的全貌是什麼?又社會科學得以被驗證是一門科學,那麼社會科學的全貌是否也能被驗證?

LIS 97.09.22

這堂課的重點大致為學科的演變及存在的目的。雖然小蝶老師的home work是畫LIS Map,但我想我還是寫一下,免得自己都忘了地圖是為何而來?XD

來到十字路口

每一門學科皆因其強列的社會需求而產生,更因內部信仰相同典範的學術社群而活絡,現今稱之為什麼「學」的學科都有很深厚的理論基礎,例如社會學、政治學、管理學等,而圖書資訊學則接枝於其他學門後向上發展,是一門跨科技的學科(當然不是只有圖書資訊學才這樣),然而隨著信仰不同典範的社群互相交流激盪,及新科技發展的衝撞下,學科內部也開始對自身的信仰產生疑問並改變。

我服務故我存在

我們應該是屬於很特別的服務業吧!因為我們是因服務別人而存在,然而有時候只想到什麼對於讀者不錯的就會貢上這些貼心的服務,往往忘了定位、忽略適不適合的問題、盲從於同行業的先驅者、將自身認為好的經驗加諸於讀者身上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教條,依然不停地發生。

給我,我想要的

過去圖書館因解決資料保存、資訊近用的問題而存在,經過了資訊爆炸、資訊焦慮,如果可以我想要做一個想像,我想像圖書館能做我肚子裡的蛔蟲。

Sep 20, 2008

RM 97.09.17

今天是第一堂社會研究方法的課,首先是老師以及大家的自我介紹,再來是老師跟大家分享做筆記的好工具,圖像式思考的Freemind,下課後有稍微玩了一下,它可以快速完成整個大架構,讓整個層次相當清楚,不過可能是自己剛接觸還不夠熟練,覺得做的不是很漂亮。

重點整理:
研究的三要素:
1. inquiry:要好奇,時時以五個W一H來看待各種事物。
2. research methods:系統化的方法。
3. findings:

練習題:
老師課堂上發了一張A4白紙,問各位同學三個問題。嗯!從來沒有仔細想過,都是以第一時間冒出腦袋的文字就寫下,感覺好沒架構喔。